





小麥、蕎麥、紅薏仁號稱「大雅三寶」,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發現台中4號植株高,機器不易採收,且容易掉粒。副研究員廖宜倫使用高產量的台中3號,雜交矮桿的日本奧羽3號,培育「台中5號」新品種,並在大雅張朝棟農友試種,最近薏苡籽實已成熟,將提供農友栽植。
張朝棟農友示範田的薏苡綠殼逐漸轉紅,即將採收提供農友撒種栽植,台中區農業改良場並舉辦「台中5號」薏苡新品種栽培成果觀摩會,由場長李紅曦與大雅區農會總幹事林國永共同主持,介紹薏苡新品種「台中5號」的栽培特性,吸引多農友到場觀摩,現場討論熱烈。
廖宜倫表示,目前台中大雅、彰化二林以種植「台中4號」為主,由於農民反映植株高,不僅機器難以採收,也容易倒伏,加上採收時有容易掉粒問題。使用台中3號與奧羽3號雜交,歷經9年品種改良,誕生台中5號新品種。
廖宜倫說,台中5號植株較矮,適合機械採收,籽實較大且較圓,有利脫殼,而且能提高完整粒比例,維持高產特性,第一批示範田已成熟,將供應種原讓農友擴大種植,相信會成為農民喜歡的新品種。
轉種雜糧23年的張朝棟說,近年斑鳩危害日漸嚴重,每到成熟季節,就要施放沖天炮,驅趕鳥類。但因大雅區農會保價收購薏苡,每公斤單價較稻穀高,改種薏苡收入比種稻穩定。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