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Copernicus,C3S)是一間關注歐盟天氣的衛星機構,報告稱2019年的6月,是歐洲有史以來最熱的6月。法國、德國和西班牙北部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比正常均值要高出攝氏10度。由於炎熱,希臘最著名的雅典衛城遺址決定在下午1點到5點暫停開放,避免遊客中暑。
科學警報(Science Alert)報導,該機構的調查結果引起了氣候變化科學家和公眾人士的關注,作者比爾‧麥克奇本(Bill McKibben)說:「今年的6月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個月,我們的星球到底怎麼了?」
哥白尼氣候組織同意,在歐洲發生的每場熱浪,都與人類引起的氣候變有關,未來只會更加頻繁與更加強烈。
C3S負責人尚諾爾‧索貝特(Jean-Noel Thepaut)表示,根據氣候數據顯示,6月的最後一周,歐洲西南部地區的氣溫都突破平均值,「我幾乎肯定,未來還會看到更多此類事件。」
其實去年,也就是2018年7月,歐洲也曾類似的熱浪,全歐的溫度都高於攝氏32.2度,並且延伸至北極圈。
2018年的一項分析報告稱,氣候異常使熱浪機率增加5倍。
法國之前的全國氣溫記錄是在16年前製定的,也就是2003年8月12日,那一年的夏天,法國遇到罕見高溫,有15,000人在夏季熱浪中死亡,自此之後,法國開始紀錄不尋常高溫的記錄。法國國家氣象局認為,熱浪的發生次數在過去34年中翻倍,預計到2050年將再翻一倍。
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史蒂芬‧拉姆斯托夫(Stefan Rahmstorf)表示,極端炎熱的天氣,正如氣候科學家所預測的那樣,是由於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燃燒產生的溫室氣體增加,導致全球暖化的結果。
(中時新聞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