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歲的王小姐,從小就因顱顎顏面異常,導致牙齒排列不正,不僅難以緊閉嘴巴,吃東西也有困難。睡覺時,甚至因下顎骨後縮,產生睡眠呼吸中止症。經顎關節整合治療,終於改善生活品質,重新找回笑容。
根據2017年健保資料庫統計,台灣顳顎障礙患者,終身盛行率約20-25%,等同每4-5人,就有1人有顳顎障礙。其所產生的症狀包括,張嘴時疼痛、咀嚼肌及肩頸痛等,好發於外傷、壓力大、咬合不正者,是一種現代人的疾病。
萬芳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姜厚任表示,顳顎障礙的初期症狀為嘴巴張開時不痛,卻有「卡拉、卡拉」的聲音;到了中期,則在吃硬的食物時感覺疼痛;後期患者,嘴巴想張都張不開,嚴重者甚至下顎骨會產生型態上的變化、關節磨損、臉型歪掉等。
以王小姐為例,從小便有咬合不正的問題。醫師向媽媽詢問,才發現她小時候曾在游泳池跌倒,下顎受到重創。當時並未察覺嚴重性,直到她成年後,才發現下顎後縮、臉型變歪的問題。除影響美觀,也令她難以吃東西,睡眠品質受影響。接受顎關節整合治療後,終於獲得改善。
顳顎障礙在初期時的治療,以非侵入性治療為主,包括藥物、飲食調整、咬合板等,約8至9成的患者可得到改善;若持續關節疼痛,則考慮使用微創治療;若合併嚴重咬合問題、顎顏面發育異常,則可考慮接受齒列矯正或正顎手術。
姜厚任表示,現代人若因壓力造成咬牙、睡覺磨牙的習慣,可能對關節、肌肉產生影響,進而提升顳顎障礙的風險。因此,若需預防顳顎障礙,在生活中應適度放鬆。他亦提醒家長,8至14歲時早期或全口齒顎矯正的重要時期,孩子若有矯正需求,應把握時間儘早進行評估。
為照顧不同嚴重程度的顳顎障礙者,萬芳醫院特別成立「顳顎關節-顎骨-咬合整合治療中心」,整合顳顎障礙治療、齒顎矯正及正顎手術,以提供個人化、全方位的治療照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