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栽植中草藥聞名的水林鄉,目前約有10公頃草藥田。(張朝欣攝)
以栽植中草藥聞名的水林鄉,目前約有10公頃草藥田。(張朝欣攝)

以栽植中草藥聞名的雲林縣水林鄉,目前約有近10公頃草藥田,致力中西醫合療的中國醫藥大學,設有「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認為若透過政府輔導協助,與農民進行產、官、學合作,將可讓雲林發展多元農業,同時提供學生實習機會。

水林鄉草藥栽種源自300餘年前顏思齊來台拓墾,在水林鄉設10寨,為讓軍民適應台灣氣候、避免疾病上身,故引進大陸福建泉州家鄉草藥,水林鄉因此成為台灣重要草藥生產地,市區青草茶攤特別多為一大特色。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系主任郭昭麟表示,他之前曾帶著學生到水林鄉拜訪種植中草藥的農民,發現鄉內的中草藥品質相當不錯,目前台灣中草藥大多依賴進口,若能透過產、官、學合作,將可打造1處別具特色的中草藥生產基地。

不過去年農政單位突然取消中草藥轉作補助,草藥農失去政府補助,市場競爭力更加薄弱,農民說,種植中草藥需要大量人工維護管理,水林鄉目前草藥農大多是老人家,現在失去轉作補助,許多老人家已打算棄種。

郭昭麟認為藉由中央的補助,可扶植國內中草藥產業,發展多元且具有特色的農業,雲林縣為農業大縣,更可藉此機會成立國家級農業檢驗單位,幫助中草藥與其他農作物通過科學檢驗,提高品質與產值。

#中草藥 #水林鄉 #草藥 #中國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