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廈內正激辯美國航母的未來,並逐漸吵了開來。儘管美國高層唇槍舌劍,討論航母效能問題早就不是新鮮事,一般都了解,美國國防部不會有無限資金,去威懾日益強大的中俄,而這問題已變得格外迫切。
據《防務新聞》(Defense News)14日報導,現在問題在於,美國究竟要延續二戰以來的傳統,繼續投資航母和飛行聯隊,以作為全球軍力投射的主流,還是逐漸減少相關投資,多花點錢在像是長程高超音速飛彈等新武器上。
美國研究與工程國防副部長葛里芬(Mike Griffin)直言,「你認為中國領導階層會比較怕2,000枚美國和西太平洋盟友手中持有,射程能達中國目標的傳統打擊飛彈,還是一艘新航母?」他指出,因為它們花的錢差不多,美國人需要好好自問。
然而,葛里芬的思考實驗有許多假設,別說是海軍和國會大多數成員,就連專家要接受都覺得遲疑。而其中部份問題在於,這攸關航母的未來。
此外,他假設萬一美中爆發傳統戰爭,美國會願意接受打擊中國大陸本土所導致的嚴重後果,還有這類嘗試帶來的恐怖可能,但這是許多人不贊成,或認為太危險,而根本不願認真考慮的。
葛里芬認為,航母是中俄等對手已了解並估量過的已知數。他說,美方的航母艦隊、海軍艦隊,還有太空資產等都具有決定性。然而,美國的對手明白並了解這些資產,他們正在發展,或甚至已經發展出對策。葛里芬說,就算美國無法放棄這些東西,也必須展望未來。
此外,他指出,解放軍有數千計傳統打擊武器,能飛行數千公里進行精準打擊,而那威脅需要新方法加以威懾。然而,有些專家和分析師對所謂的「快速打擊武器」(prompt strike weapons)威懾法有所疑慮,認為在緊張升高時,北京會不會視這為可靠的威脅,那還是個問題。
海軍退役軍官、華府智庫「戰略暨預算評估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Budgetary Assessments)分析專家柯拉克(Bryan Clark)指出,這當然是個選擇,但要是說對方攻擊海上艦艇,你就威脅要攻擊核武大國的本土報復,那北京高層會懷疑,華府會不會甘冒美國本土遭報復攻擊的風險。而他認為,中共領導階層不會視那為可靠的威脅,因此要拿高超音速武器來威懾中方,價值可能沒那麼高。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