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進入熱戰,私立大專院校有話說!五大私校團體今天召開記者會對2020年總統候選人提出訴求,讓私校可以自主決定學雜費調整幅度,再報請教育主管機關「備查」即可;學校退場清算後若有剩餘財產,應提撥一定比例交給學校董事會清算人。

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私立科大校院協進會、私立專科學校協進會、私立學校文教協會及私立教育事業協會等五大私校團體,今天召集10多位私立大專院校的校長舉行記者會,對2020年總統候選人提出高教建言。

他們主張,國家應維持公私立大專院校公平競爭環境,不應對私立大專院校有差別待遇。教育主管機關應建立完整的獎補助機制,真實反映並填補私立大專院校營運成本缺口,並減輕私校學生之不公平負擔。

德明財經科大校長徐守德表示,私立大專院校學生占2/3、公立占1/3,但明年教育部對公立大學的補助多4.1億元,對私校的補助卻減6.1億元,私立大專院校未被公平對待。

在教育部管制下,國內大專院校已多年不漲學雜費,私校營運愈來愈困難。五大協會主張,國家應建立常態性、合理反應教學成本的學雜費調整機制,在學校有完備資訊公開、自主課則的原則下,讓私校自主決定學雜費調整幅度。

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表示,有些私校已經10幾年沒有調漲學雜費,但物價漲了非常多,政府對私校的補助又沒增加,最後犧牲的是學生的受教品質,導致台灣高教平庸化,這是對不起下一代。

立法院將審議《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對於學校法人解散清算後,剩餘財產只能歸地方政府或捐贈予退場基金。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說,這樣的規定讓經營不佳的大學「硬撐到底」,不願轉型或退場。因此,他們主張,私校退場清算後,應提撥一定比例給董事會清算人,才能加速退場。

現在捐款給公立大學可以100%抵稅,但捐給私大卻不行。五大協進會主張,國家應該鬆綁私立學校募款法規,允許個人或營利事業捐款給私校,得全數作為列舉扣除額或列為費用或損失,使私校與公校的減稅待遇相同,提高個人或企業捐贈私校的意願。

五大協會還主張,政府應該修法,將私立大專院校教職員第一層養老年金的年資給付率,由1.3%提高至與勞工保險相同的1.55%,並將第二層職業退休金提撥率,從現行的12%逐年提高至比照公教人員退撫制度的18%,以有效提高私校教職員之年金所得替代率。

#私校 #大專院校 #大專 #學校 #學雜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