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東科技大學生物機電工程系及車輛工程系合作,開發「遙控(自走式)對靶噴藥履帶車」,除了以電力為動力來源,兩側履帶距離也能根據作物田窪溝寬度不同做調整,特別適合葉菜類栽培作物,是未來智慧農業生產的一大利器。
這輛履帶車是由生物機電工程系教授苗志銘,與車輛工程系教授陳勇全、陳立文團隊跨領域研發,具有不少特點,包括輕量化車體結構設計,配備兩台電動機和履帶行走機及控制系統,可以在窪田行走也能在田裡小半徑轉向,兩側履帶距離可束行調整,適合台灣小面積、多作物種類的栽培模式。
噴藥系統以光學鏡頭來標示作物相對位置,傳到人機介面平台,達到對靶功能,並以農民的經驗值設定對應噴藥量,依照農人長年種植經驗,透過機器數據化管理,農民只要用手機或在家遠端遙控,就能噴藥、施肥、噴水,並可全程監控。
遠端遙控也能擴充到GPS和GIS整合的自走作業模式,並採電力動能,無農田汙染問題,降低農民人力成本,更保障噴藥作業的健康安全。屏科大校長戴昌賢說,屏科大積極發展智慧農業,不但能應付氣候變遷,也能解決台灣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