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氣候暖化、香菇菌種弱化等因素影響,台灣香菇近幾年出現產能不穩情況,為改善此問題,農業試驗所透過改良液態菌種配方、選育耐高溫品種等多種方式,成功開發「香菇菌種生產事業化技術套組」,可提高太空包香菇產量約1成,目前已完成企業授權,也盼擴大服務菇農。

農業試驗所指出,香菇產量下跌的問題已持續8、9年,農試所從2011年投入研究,發現產量降低的主因為菌種老化、傳統繁殖技術有極限、品種老舊未更新、栽培環境高溫等,即研發以套組方式串接產業鏈,盼解決產能問題。

農試所表示,此套組是透過導入液態接種技術改變傳統固態菌種的缺點,藉以維護菌種活力、降低繼代繁殖風險,同時選育出可耐36度高溫的香菇品種、配合施設建議水簾設施降低室內溫度,藉由改良菌種、升級環境等方式增加菌絲在太空包的生長活力,提高產量。

農試所強調,香菇菌種業屬於傳統產業,要從源頭導入新技術難度高,為此,除將技術轉移給香菇產業相關公司,並透過農委會輔導的生物科技公司、串接產業鏈上游菌種業與中游太空包製作業,幫助農民直接採購新種太空包栽種,全面性達到產能提升。

#菌種 #香菇 #技術 #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