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愛吃鍋出了名,尤其「吃到飽」最後都變成「吃到撐」才甘心,由於火鍋料中常見的丸子及餃類等加工品,通常會添加脂肪量高的肥肉來增加口感,一餐下來恐熱量爆表,其中,國人最愛的3種火鍋料,不只高熱量,脂肪及鈉含量也很驚人。
根據衛福部成人中餐或晚餐的建議熱量約600~800大卡,每日鈉攝取量上限2400毫克,但一頓吃到飽火鍋就有將近3000大卡,甚至已經超過一整天的熱量需求;鈉攝取量更高達5100毫克,也遠遠超出衛生福利部建議每日攝取量的2倍以上。
《優活健康網》列出常見加工火鍋料的熱量、脂肪與鈉含量前3名:
【熱量】
1. 小三角油豆腐(每個55公克,76大卡)
2. 魚子球(每顆50公克,72大卡)
3. 芝麻麻吉燒(每個18公克,60大卡)
【脂肪】
1. 小三角油豆腐(每個55公克,脂肪含量5.0公克)
2. 日式炸豆皮(每個12公克,脂肪含量3.9公克)
3. 貢丸(每顆20公克,脂肪含量3.8公克)。
【鈉含量】
1. 魚子球(299毫克/每50公克,約等於0.7公克的食鹽)
2. 魚豆腐(117毫克/每23公克,約等於0.3公克的食鹽)
3. 貢丸(116毫克/每20公克,約等於0.3公克的食鹽)
此外,《iHealth健康報報》也提醒,專家表示,炸豆皮、三角油豆腐、百頁豆腐、芝麻麻吉燒、貢丸、火鍋餃類,這些都是火鍋食材中高熱量、高脂肪、高鈉的代表,食用過多除了肥胖,還可能導致代謝症候群上身,應適量攝取,以免增加身體負擔。
(中時電子報)
發表意見
中時電子報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電子報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