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將華為禁令寬限期再度延後90天,然而,華為仍未被移出實體清單,至今華為及其他200大陸企業列在該名單上,顯示雖然陸美貿易爭端緩和,但陸美之間的科技產業競爭未歇。對此,就有日媒揭露,其實美國政府還有一項殺招未對陸企使用。
據日經新聞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執政,讓陸美之間的貿易衝突明朗化,陸企被列入貿易黑名單也就代表美企須遵守規定,暫停與這些陸企進行業務往來。對此,實施更為嚴格「拒絕人員清單」管制,也就是情節嚴重拒絕交易對象清單(DPL),2018年中興通訊(ZTE)就是被美方列入該名單,一度瀕臨破產邊緣。
華為被列入的貿易黑名單,就是美國產業安全局(BIS)規定的出口管制實體清單(Entity List),這代表美企必須經過美國政府許可,才能向列入管制名單的公司進行進出口或轉口。通常情況下,美國商務部很少會許可美企跟這些企業進行業務往來。據美國商務部產業與安全局的資料,其中以實體清單(EL)、未經核實清單(UVL)以及情節嚴重拒絕交易對象清單(DPL)。
華為目前已經有超過百家的所屬企業,遭列入實體清單,當中更有超過20%為研發中心,雖起初擔憂禁令影響營運,但最終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仍增長24%。華為關鍵零組件過去相當依賴美企供應鏈,去年對外採購零組件700億美元就有110億美元來自美企。
面對華為貿易禁令,有部分美企仍透過其他管道,例如繞道第三國,再將產品出售給陸企,美企也能向美國商務部以避免傷害美國客戶為由,提出申請許可證,通常政府會允許放行。
不過,美國政府若祭出DPL,將完全阻斷陸企供應管道,中興通訊原先被列入實體清單影響不大,但在去年4月被列入DPL,短短幾月就瀕臨破產邊緣。
(中時電子報)
發表意見
中時電子報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電子報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