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市積極推動「公墓公園化」,以「一木換一墓」活化公墓土地,將傳統公墓風貌打造成宜人綠地,自106年起迄今遷葬墳墓達5000多座,提供約21萬平方公尺綠美化空間,讓土地回歸自然、永續發展。
台中市生命禮儀管理處表示,近年國人對環保綠色殯葬接受度逐漸提高,生管處實施減縮土葬用地、減少納骨堂興建,推廣樹葬、海葬等環保葬法,並持續推動「公墓公園化」計畫活化公墓土地。
生命禮儀管理處說,市府自106年起推動「公墓公園化」計畫,已陸續公告遷葬16座公墓,包括烏日第二、第四、第八公墓、神岡第四公墓、大雅第七公墓、外埔第一公墓、大里第一、第二公墓、豐原第三、第四、第六公墓南側、南區第七公墓、南屯第十七、第廿一公墓、后里第一公墓、梧棲第七公墓等,已遷葬墳墓達5,000多座,提供約21萬平方公尺綠美化空間。
梧棲第七公墓於今年10月26日由梧棲區公所辦理第七公墓「追薦孤魂祈安植福法會」後,也將立即進行無主墳墓遷葬,進一步產生更多綠地。
生管處強調,目前市府共經管175座公墓,其中已有75座公墓辦理禁葬,禁葬率達43%,針對已禁葬的公墓,未來將整合當地民意積極推動公墓遷葬,打造宜人的綠地空間。
(中時 )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