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大40民歌重現四維堂」活動1日溫馨登場,現場有超過300名畢業40年的校友共襄盛舉。隨著主持人的介紹,各系校友走星光紅毯大道進入四維堂,揭開活動序幕。主持人為政大教育系校友黃麗真及阿語系校友柯樹人開場時形容此次活動就像時光機器,將校友帶回四十年前,「希望大家能盡情感受民歌的悸動。」
政大表示,入場後全體校友起立歡唱校歌,溫習過去週會的情景。活動召集人、經濟系校友黃漢滄表示「民歌的年代是中華民國活力最強的年代」,艱困貧乏的60年代,亦是校園民歌的萌芽期,期間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公諸於世。希望透過此次民歌傳唱,找回生命力,不僅為自己唱、獻給政大,也為社會注入正面力量,並希冀政大在豐富的配備中,成為音樂的重鎮,讓台灣民歌因政大而發揚光大。
活動發起人、法律系校友是現任政大校長郭明政,其致詞感謝籌備組的付出,並與在場同學約定50、60再回來,將民歌傳唱成為傳統,獲得台下一致鼓掌認同。致詞完後為「吾愛吾師」環節,藉由敬贈花束與卡片予杏壇芬芳的老師們—張京育、鄭丁旺、司徒達賢、馬秀如、張春雄、劉鐵錚、黎劍瑩,以對其引領和栽培致上最深的感謝。
緊接是重頭戲—歡唱民歌。由台上一群歷經數月練習的校友領唱,歌唱的曲目包括「捉泥鰍」、「浮雲游子」、「如果」、「看我 聽我」、「鄉間的小路」、「恰似你的溫柔」、「讓我們看雲去」、「阿美 阿美」、「小草」、「童年」、「廟會」、「龍的傳」人等多首膾炙人口的民歌。台下的校友受氣氛感染,或站或坐,跟著節奏唱歌、打拍、搖擺雙手,紅毯中央的主持人也不遑多讓,跟著翩翩起舞,霎時熱情浸滿整個四維堂。期間除了「龍的傳人」的創作人侯德健以影片祝福外,主持人也以40年前、民國64到68年每年發生的大事紀,如民歌捉泥鰍首次發表於四維堂、大陸文革結束、台灣舉辦第一屆金韻獎、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通車、中美斷交等等,勾起校友們當年在政大的共同記憶。
再來由校友組成的「政大40重唱組」帶來「今山古道」、「橄欖樹」、「木棉道」、「抉擇」、「外婆的澎湖灣」,延續先前的懷舊感。年近60的團員吳志華、 曾寶明所組成的樂團「知己二重唱」獻唱的經典歌曲中英皆有,包含「夢田」、披頭四的歌曲、「我的未來不是夢」、「Mrs.Robinson」,讓四維堂時而激昂、時而緩和。兩人表示許多朋友皆來自政大,甚至曾在唱片公司遇見外交系校友張雨生,與其成為朋友,這般與政大的緣分使這次舞台別具意義。
「Music Corner House Band」成員之一為新聞系校友,身兼此次活動籌備組任務的烏雲,於開唱前分享在政大四年的過往回憶,引起校友哄堂大笑。後隨即開唱,帶來許多家喻戶曉、琅琅上口的組曲(YMCA、Oh,Pretty Woman、Money for Nothing等),音樂一下,校友們起立響應,一下隨歌詞於空中擺出手勢,一下依節奏扭動、搖擺身體,也有校友以手機手電筒代替營光棒揮舞。絢麗的燈光搭配間歇的尖叫聲,將四維堂的氣氛推往一波波的高潮,現場已然沉醉在濃濃的民歌時代氛圍裡。
活動尾聲,副總召、財稅系校友周吳添上台講述籌備過程的一波三折,以此感謝活動籌備組的辛勞。最後由籌備小組總召黃漢滄代表致贈感謝狀給鼎力相助的校友及「小樹傳愛協會」,並且以畢業四十校友身份捐贈四十萬元給母校發展音樂,為這次的民歌40活動劃下完滿句點。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