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林虎尾科技大學上午展現深耕計畫成果,延續智慧智造與創新實踐善盡社會責任,展示跨域實作、場域實踐,落實人才培育及在地連結,智慧農業感測系統土壤、空氣等全遠端監控,解決農業缺工問題;建置農業人才雲,媒合供需;無人機隊、科技養殖等,讓雲林縣府團隊大開眼界。
學生舞動布袋戲及無人機群飛表演為成果展精彩開幕,雲林縣府總顧問張清良、袐書長張志銘率各局處首長共襄盛舉,見證虎科大高教深耕計畫亮麗成果。
校長覺文郁指出,去年和今年深耕計畫的精神就是和地方結合,善盡社會責任,運用工程及科技專業協助在地,例如和農民連結,將無人機或管理融入,其中無人機編隊已達100架次,經常協助雲林縣等公部門拍攝、分析地形和地貌等。
好吃的食農教育、好看的在地文化 、好玩的創新課程、產業研發等,是200多位教職員生及在地夥伴協力合作的成果,分別有師生共創的翻轉學習、智慧智造的在地連結、連結在地永續發展、以及深耕在地的人才培育等4大主題,有趣地展示出虎科大深耕地方的足跡。
教學發展中心主任陳政宏主任表示,今年成果展嘗試不同的方式,例如PBL、創新課程科技與USR相關,像是AR、VR體驗、高齡者認知遊戲輔具或是歷史影像再現等議題都一起呈現;比較特別的是工科專業與在地連結,開發APP控制機構帶入仿生偶戲團隊、養殖在地永續團隊、發掘地方好物團隊等,以智慧智造、創新實踐解決地方問題。
除了雲林縣政府團隊外,元長鄉及麥寮鄉公所等也派員參與交流,希望能觸發地方再生等想法,例如農廢再生手工自製豆渣餅。
虎科大學社會責任實踐中心主任林俊男表示,本該校持續努力以多元機制孵化文化永續行動人才、以跨域協力及教學創新觸發場域活化、以地方主體實踐凸顯場域個性與獨特品牌、以價值創新促發在地多元面向的維繫與轉型,期許之後的每一年虎科與地方同在。
覺文郁希望地方及鄰校等能多多給予回饋,讓該校知道社區的需求,俾做為未來前進發展的參考,使深耕計畫的執行更貼近在地需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3xlcYNSEPg&feature=youtu.be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