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葬法像是樹葬及海葬,國外早已行之多年,「埔心自然葬生命紀念園區」是彰化縣內唯一採用環保植葬的公墓,2011年埔心鄉第五公墓原地重建規畫,畫設約2甲多土地公供自然葬使用,目前共有353位「住戶」,及32隻寵物,園區空間明亮,與傳統納骨塔有全然不同的感受,
近年環保意識抬頭,除了日常生活外,人生最後一程該如何更環保的道別,也成為各地政府努力的目標,彰化縣埔心鄉第五公墓,2011年就向內政部申請補助,成為全縣首創也是唯一的環保葬園區,但一開始不太順利,民眾傳統觀念較守舊,當時啟用過了4年才有先人「入住」,但隨著園區知名度日漸提高,越來越多人也吸引其他鄉鎮市公所到此觀摩。
園區管理員朱小姐表示,選擇植葬區的民眾就不立碑記名,家屬將先人處理好的骨灰埋入園區內,並植入園方提供的紫嬌花或蜘蛛百合並加以布置,事實上自治條例有訂定兩年輪流使用,但目前土地使用還足夠,不會強制要求離開,園區整個整建完畢後,預計可以提供3萬位置供使用。
朱小姐說,埔心植葬園區就是一座熱鬧溫馨的公園,幾乎每天都有人來探望家人,園區內也有英國人及荷蘭人葬在這邊,這裡不像傳統墓園,沒有陰森的感覺,而園區除供先人使用,也有合法的寵物葬區,所有家屬都能依照先人喜愛布置,打造先人的專屬空間,像是喜歡打麻將的就放一整組袖珍麻將,熱愛騎乘單車就放單車,處處都有感人且溫馨的故事。
(中時 )
發表意見
中時電子報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電子報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