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研台灣問題的美國史丹佛大學學者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表示,很少看到很少看到變化這麼大的選舉,不太擔心台灣民眾會被外來網路勢力干預,反而是聽到在地方上的傳統電台,從以往偏獨立場,開始出現各種傾向中國大陸的聲音。
據《中央社》報導,目前擔任史丹佛大學「台灣民主與安全」項目主任祁凱立在胡佛研究院就台灣2020大選發表演說時指出,不到6週就是台灣大選,雖然中國大陸介入台灣選舉的傳言時有所聞,只是在於北京政權怎麼做,有無效果。
祁凱立說,他觀察到台灣年輕選民對於網路的使用、以及資訊的接受度非常精明,他不擔心外來勢力運用數位媒體對台灣選舉的影響力,反而是傳統的電台,在這次的大選讓他「聽」到微妙的變化。

祁凱立指出,傳統電台做為選戰溝通工具,非常接地氣台灣的選舉,傳統多以說台語、支持台灣民主與傾向獨立色彩,連結年齡層較高的選民,他日前訪台時發現,不少電台播放大陸歌曲、直接與中國大陸的電台主持人連線對話,是值得關注的影響力。
從原本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的氣勢較強,到第三勢力退出選舉,又遇到香港「反送中」示威6個多月,祁凱立告訴《中央社》記者,這場選舉的過程變化很大。
以目前民調數字來看,祁凱立評估,總統蔡英文贏得勝選的機會高,不過立委選舉的結果較難預估,各方勝算50%。他謹慎地強調,政治常有「奇蹟發生」,不可控制的事件仍可能影響最終的選舉結果。
祁凱立認為,有三大因素扮演關鍵角色:經濟、內政與兩岸關係;他表示,如果台灣的股市突然崩盤、經濟產生巨大變化;或民主進步黨發生重大醜聞、改變民眾現有的印象;以及面對美中台三角關係時,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灣撒手不管,都將衝擊最後的投票結果。
祁凱立講授台灣政治與民主等課程,參與編輯多本關於台灣政治發展的著作。他是密西根大學政治學博士,今年並擔任智庫美國國家亞洲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的學者。
(中時電子報)
發表意見
中時電子報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電子報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