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許多專家認為,剛簽署的第一階段中美貿易協定除了暫時停止貿易戰再升級之外,沒什麼值得高興的。這些站在美國立場的專家們說,剛簽署第一階段協定的贏家是中國大陸,不是美國。
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華盛頓智庫國際與戰略研究中心甘思德(Scott Kennedy)的話說,貿易戰付出的代價巨大而影響深遠,得到的好處有限而短暫。「原諒我沒辦法開香檳慶祝,除了(貿易戰)可以停止不斷升級以外,沒什麼好值得歡呼的。」
報導說,美國答應取消擬加征的關稅,減半部分已加征的關稅,但大陸並未承諾減免對美實施報復加征的關稅。另一方面,大陸在補貼和強制執行措施等問題上沒有退讓。美國製造業聯盟主席斯考特.保羅(Scott Paul)認為,美國減免關稅意味著放棄很多籌碼,同時回避了最重要的貿易問題。
甘思德稱,僅僅作出有限的妥協,中國大陸可以繼續保持其重商主義經濟體系,繼續實施其歧視性的產業政策,承受代價的則是中國的交易夥伴和全球經濟。但在美國總統川普的語境中,勝利者無疑是美國。「他們(中國)同意進行結構性改變,並大量購買農產品、能源和製成品。」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強調,大陸採購美國農產品的規模將在2017年貿易戰未爆發前的240億美元基礎上,兩年內再增加購買32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此外則是2年內購買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以降低貿易逆差。雖然大陸確認要擴大採購,但對採購數額規模三緘其口。
報導指出,貿易戰開打後,這次是兩國間首次調降關稅,雙方也都極力表示自己一次取得階段性勝利。目前看來雙方都有讓步,美國在智慧財產權和減少貿易逆差兩方面獲得承諾;大陸獲得部分取消關稅,在產業補貼方面未退讓。
大陸的如是金融研究院分析認為,貿易協定對中國大陸經濟中性偏利多;華泰固收研究團隊認為協議對雙方都有利。減免關稅對大陸外貿有利,而大陸增加採購則能在做為川普競選時的重要政績。
報導說,中國大陸快速發展,在經濟規模上已與美國同屬一個量級,雙方在經濟和科技領域的競爭不可避免。華泰固收研究團隊分析師稱,現存的世界經貿體系仍在變革中重建,本次協議只是漫長的體系變革中的一個節點。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