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認為,川普總統在貿易戰上的首次退卻,把勝利送給了北京的強硬派。這可能在未來會導致一場更持久、更棘手的貿易戰,以及中國大陸對經濟改革的強硬抵制。
這份美國自由派媒體指出,中美初步貿易協定將推遲1600億美元大陸商品加徵新關稅,並大範圍降低對大陸商品已徵收的關稅。這對去年曾把自己描述為「關稅人」、信奉貿易保護主義的總統來說,是一個驚人的180度大轉彎。
文章說,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和他的強硬派支持者可能會認為,這個協議表明今年春季以來北京所採取的強硬立場是正確的。從那個時候起,中共一直要求即使是達成部分的協定,也要包括取消關稅。美國官員對這個要求先是反對,後在內部進行了辯論,最後終於答應了。因此,從本質上講,貿易戰打了一年半後,中共似乎找到制勝的策略:保持強硬,讓川普政府自己與自己談判。
周五宣佈的結果讓大陸未來進一步退讓的可能性變低,這證實中共的看法:如果市場下跌,或者川普在農業州的支持者遭受太多損失的話,他會放棄貿易戰威脅。其實在此之前,川普已經4次推遲或取消了加征關稅,這當然會鼓勵北京拖延談判,以達成對最有利於自己的協議。
文章分析稱,習近平拿到的協議讓大陸民眾認為貿易戰的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協議的總體框架可能會讓中共的強硬派滿意,他們堅持要求北京不要在限制產業政策上妥協,以持續讓大陸變成美國在高科技上的競爭對手。
瞭解中國經濟政策制定過程的人士說,隨著貿易談判在過去一周取得進展,大陸官員的情緒慢慢地從深感擔憂轉向謹慎,最終在本周晚些時候,轉為歡欣鼓舞,甚至有些懷疑,他們不敢相信強硬派的目標得到了實現。
當然,文章認為,北京的強硬派並並非周五協議的唯一受益者。美國企業和農民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裡發現,的從半導體到大豆等各種產品出口到大陸會變得更容易。位於加州的高科技公司,也可能在短期內受益於較低的關稅。
儘管如此,上周五宣佈的協議只是把北京產業補貼的問題推給未來,這很可能會讓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的關係在未來幾年變得更複雜。美國將被迫解決因中國政策造成自身產業失衡的問題,當中還會包括政治上的影響。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