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具備戶籍的新住民佔台灣總人口3%,各政黨在接近大選之際,都表示自己最關心新住民與新二代,但事實上歧視仍存在;一位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媽媽向本刊投訴,自己和自己的女兒受到學校部分老師的歧視,一位主任還跟媽媽說「妳才來台灣10幾年」、「不必想幾年後的事,小朋友明天會發生什麼都不知道」,讓她很擔心女兒會不會在學校發生意外。
民眾黨立委候選人何景榮也是新住民第二代,他指出,新住民來台4年,即可取得戶籍、請領中華民國身分證;落籍滿10年,可以「應考試、服公職,參選各級民意代表」,享有完全的中華民國公民權利。他認為,該校學務主任竟然認為新住民「才」來台灣10年,所以不了解台灣,實在是匪夷所思;況且,請病假、動手術,是基本的醫療人權,在學學童的基本權益,不應該因為「媽媽來自不同國家」,而遭受歧視性的差別待遇。
「歧視源自無知」,何景榮說,這可看出各級學校的教務人員,對台灣第四大族群的新住民,還是欠缺理解與認識,因此才有這類歧視性的言論產生。
針對媽媽對學校主任的指控,東湖國中校長柯淑惠解釋,可能是人與人互動時的表達出現了問題;據她暸解,主任因為保險理賠事宜協助學生的家長,為了要家長放心,以自己岳母為例,用意是勸媽媽人有旦夕禍福,不要過度擔心。柯淑惠說,他相信主任不是惡意,但她也說,不能否認媽媽可能會有不同的主觀感受,而這位學生的媽媽一路走來也很辛苦,自己會盡力陪她走過這段路。
延伸閱讀
(中時新聞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