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白鱘滅絕,且目前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已達最差的「無魚」等級。中國大陸自今年1月1日開始開啟10年禁漁,並寫入《長江保護法草案》。
據《中央社》報導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9年12月23日的網上論文說,長江白鱘此一長江特有物種,目前已經滅絕。
法制日報報導,近些年來,洞庭湖、鄱陽湖頻頻乾旱見底,部分水系嚴重斷流、河湖生態功能退化、生物完整性指數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一些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急劇下降、棲息地和生物群落遭到破壞。
2019年12月23日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長江保護法草案》,多名參與立法的專家表示,草案已明確長江10年禁漁、建立協調機制、生態修復等規定。
草案規定,將對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行嚴格捕撈管理,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自1月1日起10年內,長江和重要支流等重點水域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
不過,報導表示,中國大陸長江保護工作中,長期以來統分結合、整體聯動的工作機制尚不健全,管理體制條塊分割、部門分割、多頭管理依然存在,幹支流、左右岸、上中下遊協同治理能力較弱,整體合力的形成並不容易。10年禁漁的有效執行,還是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體系的建立,都涉及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協調機制頗受質疑。
文章來源:滅絕警訊 中國開啟長江10年禁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