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前荷蘭人在台南設貿易據點,台灣就已國際化,進入世界貿易體系。荷蘭人在安平設貿易據點,建立熱蘭遮城、大員市鎮,開啟台灣躍入世界的歷史契機。成大考古所所長劉益昌,今天揭示考古成果,同時也爭取未來於安平選址一處塊狀區域,探勘並將地底攤開進行現地展示,為什麼一個小探坑就要跟大家報告,因為這告訴我們台灣在17世紀,是希望無窮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開始。
「未來透過區塊挖掘、展示或AI復原,幾乎可以告訴世界上的人,台南在17世紀是世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這代表台灣這個國家如何形成的過程。」台灣外貿為主軸的經濟發展模式,商人一只皮箱全世界走透透,在成大考古所所長劉益昌眼中,都與1624年荷蘭人將台灣帶入世界體系有關,「荷蘭人選擇在安平設貿易據點,從此命定台灣的貿易性格」、「台灣人熱衷海外旅遊或做生意,也是貿易性格所致」。
成大2018年起執行為期6年的「熱蘭遮城400年」研究計畫,考古所依據《1643年熱蘭遮新地籍登記簿》等文獻資料,2019年於原大員市鎮南端(今劍獅埕園區)、東側(今石門國小)進行考古學田野發掘,找尋昔日市區遺跡與海岸線位址。
劉益昌表示,「安平是歷史大事件的重要場景,期盼台灣能復原一部分熱蘭遮城、大員市鎮,讓大眾真切感受400年前台灣在世界貿易的重要地位,了解現在台灣的性格特質形成與發展的原因和過程。」
劉益昌也提到,為什麼一個小探坑就要跟大家報告,因為這告訴我們台灣在17世紀,是希望無窮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開始。
劉益昌指出,雖然台灣非聯合國未必能爭取將這項遺址申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但有機會申請跨域無國界文化遺產,透過連結荷蘭、比利時、南非、日本平戶、長崎這些從16世紀影響世界準國家機構的東印度公司,去申請跨域無國界文化遺產,是很有機會的,過去寮國、泰國交界廟宇也有成功申請前例。
(中時 )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