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今公布國內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病例,個案為南部30多歲菲律賓籍男性,今年1月21日起出現發燒、頭痛、血便等症狀,進而確診。疾管署表示,傷寒為腸胃道傳染病,潛伏期約8至14天,提醒民眾勿吃生食,落實良好衛生習慣。
傷寒為腸胃道傳染病,潛伏期約8至14天,傳染途徑為生食或食用未煮熟、遭受病患或帶菌者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水,常見症狀有持續性發燒、頭痛、腹痛、腹瀉或咳嗽等。
疾管署防疫醫師蘇韋如表示,該名男子出現症狀後,31日曾前往就醫,因症狀持續,2月6日再次就醫並住院採檢,進而確診,目前已康復出院,同住者無疑似症狀。該男子近期並未出國,大部分用餐都煮熟,但近日曾食用生菜沙拉,研判為本土案例。
依據疾管署疫情統計資料,國內今年累計2例傷寒確定病例,其中1例境外移入,感染國家為印尼;去年一整年共21人確診,其中17例為境外移入,分別為印尼7例,印度、菲律賓及柬埔寨各2例,緬甸、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及大陸各1例,另有4例為本土個案;近3年同期傷寒病例數分別為4、4、1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均鄰近亞洲國家。
疾管署提醒民眾,若需預防傷寒,食物應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不吃生食、飲用水應煮沸,並落實良好衛生習慣,飯前便後一定要以肥皂或洗手劑澈底洗手。
(中時 )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