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黑鷹直升肇事原因,空軍調查有可能是瞬間進雲,飛行員來不及拉高觸地墜毀。(中時資料庫)
空軍黑鷹直升肇事原因,空軍調查有可能是瞬間進雲,飛行員來不及拉高觸地墜毀。(中時資料庫)

空軍救護隊UH-60M黑鷹直升機在1月2日在新北市與宜蘭交界山區失事,造成前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等8人殉職,空軍今天上午10點將公布初期調查報告。據了解,是因為飛機瞬間進雲,飛行員不及拉高觸地而墜毀。

軍方已將事故原因歸咎於環境與人為的複合因素,顯見人為操作疏失與失事原因也有密切關連,為此,國防部將一併懲處規劃該趟任務的相關人員,懲處層級將高達空軍司令熊厚基。

據了解,主要肇事原因,是因為山區氣候驟變,雲霧濃厚,同時受到移動雲層影響,飛行中瞬間進雲,飛行員來不及拉高處置而觸地墜毀,屬環境與人為複合因素。

空軍在1月8日透過美國在台協會,將黑鷹直升機的黑盒子送往美國進行資料解讀,經過四周,在上星期已將解讀資料送回國防部,並交由調查小組研析。

據了解,空軍的初步調查報告,研判因天候與地環境、人為等複合因素所造成。其中可能最重要的是,因為天氣驟變,直升機進入雲霧中後反應不及才會肇事。

軍方在調查報告所謂的「環境因素」,應是指飛行當天山區氣候突然轉變導致雲霧增多,飛行員未依照規定避開雲霧改變航線,或是拉高高度。也有可能是在勤前教育規劃長官視導航線時,選派飛行員甚至飛行前任務提示就有疏失。

至於「座艙管理資源」,簡單來講就是飛行前責任分工。也就是在飛行前的勤教,就必須做好飛行期間正駕駛與副駕駛在機上責任分配,以及遭遇緊急狀況時處置分工,一般來說就是正駕駛負責飛行,副駕駛注意通訊、儀表與外在環境。機工長負責外在天候與地貌,部分儀表檢視。

軍方指出「座艙資源管理」未落實,顯見肇事原因,指向正副駕駛之間在操作與聯繫出了問題,導致未能及時對飛行危險因素進行快速與妥適的處置。

所有的謎團,空軍承諾將會在記者會中詳盡說明,給全國人民一個完整交代。

#飛行 #飛行員 #調查報告 #空軍 #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