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嘉以「PTT創世神」杜奕瑾率領的「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利用團隊已開發的「variant2literature基因變異搜尋引擎」,在短短4天內就判讀最有可能治癒新冠肺炎的用藥列表,幫忙全世界醫生找到可能的解方為例,指出AI是未來醫療健康領域不可或缺的工具,應推動跨領域及跨部會的合作,結合產官學與社會,加速人工智慧應用成為防疫利器。
有鑑於AI智慧應用已成趨勢,產官學醫界近年來積極結盟投入此領域。
北醫新創公司醫守科技推出「藥御守MedGuard」,分析13億筆電子病歷、健保資料庫等醫療Real World Data,引入機器學習技術偵測錯誤或不適當處方,並於醫師開藥時給予警示。
醫守科技執行長龍安靖指出,團隊將健保資料庫中之60,000筆常用診斷、2,000筆常用藥品、10個年齡組別以及性別,組合出24億種組合,利用人工智慧進行關聯性訓練,打造用藥警示軟體。目前投入於北醫附醫、雙和醫院和萬芳醫院,超過250名醫師使用此系統。
另外,由北科大和仁寶合作於2018年成立的宏智生醫,則以穿戴式腦波儀預測患者憂鬱症徵狀;技術長翁昌新表示,未來將這些技術應用於醫院、健檢中心、甚至設置直營診所、或與企業合作納入員工福利計畫等方向努力。
偉薩科技則是透過其數據分析程式(軟體)及運算加速晶片(硬體),提供服務包含網站記錄、物聯網感測器資訊、基因序列等,速度較既有技術提升三至六倍。該公司目前也與國衛院國網中心合作,投入提升國家精準醫療計畫中基因資料運算速度的開發。
交通大學趙昌博教授領軍的團隊,則結合台灣PPG(光學感測血流狀況技術)感測器上、中、下游相關產業,包含LED物件研發、晶片設計、軟硬體研發、產品製作及醫療保健通路,研發非侵入式之血流感測器。
趙昌博表示,整合台灣半導體及醫療優勢,將可產生衍生投資、形成新產業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