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傳出新冠肺炎患者痊癒者有14%覆檢核酸測呈陽性,這種現象是否重新感染或是否具有傳染性,專家的看法不一。目前對這些復覆檢陽性的痊癒者採取嚴格的集中醫學觀察,並沒有出現第2代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據《廣州日報》報導,廣東省人民政府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提到有14%出院患者「復陽」的情況,病人復檢核酸呈陽性,針對此種檢測結果是否代表著病人重新感染新冠肺炎以及是否具有傳染性的問題,受到許多的關注。

廣東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鐵回答道,「這個病毒是個全新的病毒,國家對新冠肺炎的指引也到了第六版,不同的時間發佈不同的診療方案和防護方案。對於出院以後復陽的問題,這是一個重要的科學問題。其實我們一直在做監測,所以我們省近期也下發了通知,加強對出院新冠肺炎患者跟蹤隨訪的通知,現在就要開始對所有出院的患者進行採樣監測。」

宋鐵說,「我們都知道,如果是陽性患者的話,肯定就是傳染源,在防控方面就要按照傳染源來管理。初期有部分地市出院人員檢測到核酸陽性,發現以後我們就告知要採取嚴格的集中醫學觀察,獨立進行觀察,看他的病情是否發生反覆。」

宋鐵表示,「肺炎是一個遷延性比較長的疾病,有可能有的兩三個月才可以恢復。有些老年人或者一些身體比較差的,肺炎恢復是比較慢的。這個過程中,就類似於結核病,有些人可能出現活動性的肺結核,有些人可能會康復。我們觀察新冠肺炎也可能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宋鐵繼續說道,有些人肺部的炎症是在吸收的過程中,還不能說是完全達到了臨床痊癒,斷還可能會間歇性的存在排毒現象。目前也正在與鍾南山院士團隊加強相關研究,並瞭解目前的防控手段是否能阻止其傳播。

他表示,廣州有13個出院後的病人出現了「復陽」的現象,但是他們的104多個密切接觸者並未受到感染。廣東省初步數據是14%的患者「復陽」,對他們進行集中醫學觀察,並沒有出現第二代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宋鐵還指出,「從微生物的特性來看,人感染病毒後就會產生抗體,不會具有傳播性。通過我們實驗室觀測,發現年輕的人會在兩周內產生抗體,即使出現核酸檢測陽性,風險也很低,這種抗體是保護性抗體,傳播風險越來越低。」「老年人產生抗體需要的時間長,可能會不斷排毒,可能會成為傳染源,我們按照最嚴格的方式加強傳染源管理。我們判斷,復陽還是因為患者病情和個人體質引起的,沒有完全痊癒吸收的情況,臨床也發現極個別案例會出現帶毒情況。」

文章來源:廣東14%出院患者出現「復陽」,是否還具有傳染性?專家回應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