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2日)天再新增1名無症狀的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案例,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科學有極限,擔心極限以外的事情僅徒增恐慌。陳時中強調,無症狀的傳染方式並沒有變,大家應提高警覺,避開風險因子,加強個人衛生。

隨著台灣本土陸續出現未知感染源,且無症狀的新冠肺炎確診者,讓不少民眾都擔心疫情已成社區傳播。甚至台大醫生黃立民更坦言,台灣已進入「社區傳染」階段,面對社會上可能存在無症狀感染者,建議現在所有人出門都應配戴口罩。

今日下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又公布一位無症狀的確診案例,有記者就提問如何防範無症狀感染者。指揮官陳時中坦言,無症狀感染者確實可能存在,大家只能提高警覺,但他強調,並不是說無症狀者離就比較有傳染力,傳染途徑都沒有變,依然是靠「近距離、長時間的接觸」才能傳染。

陳時中說,全民應有共識,醫學、科學有個極限,如果一直擔心極限以外的事情,只是徒增恐慌,沒有必要。陳時中表示,新型冠狀肺炎病毒不斷在變化,還有許多科學無法完全釐清的地方,儘管病毒存在未知的領域,民眾應該對已知的「風險因子」確實做好準備。如勤洗手、做好個人環境衛生,盡量避免去高危險區。

陳時中強調,民眾現在只要把已知因子做好,不需要去擔心未知因子,這樣只是「自己嚇自己、增加恐慌而已」。

#陳時中 #擔心 #極限 #無症狀 #無症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