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名新冠肺炎確診男子李亮2月26日出院後出現不適,3月2日病發送醫後不治;專家直言,現行診療方案中的出院標準過於寬鬆,有些病例檢測2次陰性之後,還可能會出現檢測陽性,病患出院後應隔離2周後返院複查,4周後再複查一次。

《中央》引述陸媒報導, 這起患者康復出院又復發病亡的消息引起震驚,相關新聞很快下架,所有跟進的陸媒也全數刪除相關報導。

報導說,據李亮妻子提供的「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顯示,36歲的李亮直接死亡原因為新冠肺炎,引起死亡的疾病或情況為呼吸道阻塞猝死、呼吸循環衰竭,死亡證明書來自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此外,漢陽方艙醫院2月26日開具的出院證明則顯示,經治療以及專家組會診確認,李亮符合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標準,准予出院。

李亮的妻子梅女士表示,李亮出院後在康復點隔離觀察,一、兩天後出現不適症狀。數日後李亮被送進醫院,不久便宣告死亡 。

據梅女士提供的多份書面資料,李亮2月25日的出院報告顯示,經對症支持治療,李亮體溫維持正常達3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連續兩次核酸檢查為陰性,無吸氧指末氧飽和度大於95%,病程超過14天,經專家組評估,准予出院。

報導說,近來大陸多地傳出許多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後,核酸檢測又呈陽性反應的病例,其中廣東14%的患者存在複檢陽性現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張旃日前表示,現行診療方案中的出院標準過於寬鬆,兩次陰性後出現陽性的情況很多。她建議已出院患者在隔離點隔離兩週後,應再到醫院進行病毒核酸檢測,出院後4週再進行一次複查。

張旃解釋,造成這種狀況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試劑盒的問題,即出院前的檢測結果為假陰性;更可能的原因則與病毒複製的週期有關,病人在好轉過程中,病毒載量下降,會出現間斷排毒的情況,因此可能造成間斷期陰性而排毒時陽性的結果。

有鑑於此,張旃表示,江蘇、浙江、上海和廣東目前實行的出院標準比現行官方「診療方案」的解除隔離標準更加嚴格。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指出,上海患者出院時,不僅要符合肺部滲出性病變明顯吸收、臨床症狀改善和咽拭子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的標準,還要求出院患者的肛拭子(糞便)核酸檢測為陰性。

他表示,由於上海的出院標準較「診療方案」嚴格,截至目前為止,上海出院患者未出現一例核酸轉陽性。

文章來源:武漢男子治癒後復發猝死 專家:出院標準太寬鬆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