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國際油價的崩跌使得現行在臺灣交易所交易的三檔原油ETF淨值紛紛跳水,這三檔標的「市價」與「淨值」呈現高達數倍的溢價。雖說這溢價是因為市場參與者不理性地交易方式才會產生的結果,但主管機關為了收斂這兩者之間的溢價幅度,本身就有設計一個制度,以下說明:
當ETF在集中市場交易的價格高過本身的淨值時(又稱為溢價),投資人可向投信申購、以較低的淨值取得ETF,並在市場上以較為高價的市價賣出。完成以上兩個動作即是「以較低的淨值取得股票,並用高價在市場上賣出」,其間一買一賣的價差即為獲利。由於這樣的作法相當於在初級市場(美國期貨)以淨值取得、在次級市場(股票市場)以市價賣出,應有助於拉高標的物、壓低ETF的市場價格,直到市價與淨值的差異低到不足以吸引投資人套利的程度為止。
試想想,100%的溢價相當於你只需準備個三百萬、一周左右就可以賺到另外一個三百萬,更別提200%、300%!且由於這作法實在是簡單到幾乎沒有門檻,吸引不少有資金實力的投資客紛紛投入其中、大套其利!但由於其中牽涉到主管機關在ETF量體上的考量、央行對於外匯放行上的控制(要把錢匯去美國當保證金),所以並不是可以無限量發行的。就在此時,關鍵來了,是誰可以決定這塊肥肉如何分配?
其實過去幾年金融市場的制度一直有在改善,例如過去只有法人才能做的雙向借券,現在小散戶也能做;過往發行新股時大股東可以用低價隨意「承銷」,而現在競拍制度上路,讓願意出錢的小散戶也有機會參與初級市場的認購資格。其實種種的制度(包括新股申購抽籤、競價拍賣採美國標…等等)就是為了一個辭,「公平」。因為公平,所以不會有私底下利益輸送的可能;因為公平,所以市場參與者不需要在禮盒內裝現金、交給可以決定利益歸誰家的那個人。
主管機關新增了這些以往沒有的制度,都是為了讓市場環境變得更好、更公平、更透明,但在申購ETF的市場,卻還是成為有心人士能夠上下其手的灰色地帶,目前還有一些遺珠之憾可以再更為改善,希望未來資本市場能夠越臻完美!
(文/中華財經台授權轉載)
※免責聲明:撰文者為財經研究員僅為個人心得分享,不涉及任何有價證券分析推薦,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