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有意鬆綁入境管制,但首波名單未列入台灣,外界關注其中是否涉及「一個中國」原則的壓力,台灣日本關係協會秘書長郭仲熙今天表示,在健康前提下,沒有所謂一個中國的壓力,國民健康最重要,能夠兼顧國民間康與經濟發展則是最理想狀況;目前積極向日方反應,務必優先考量台灣。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宣布,解除北海道、埼玉、千葉、東京、神奈川5個都道縣的緊急事態宣言,等同日本全境脫離「緊急事態宣言」,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正考慮鬆綁入境管制,首波國家包括泰國、越南、澳洲、紐西蘭,台灣未被列入。
台灣日本關係協會秘書長郭仲熙表示,報導出爐後,立即和日方進一步了解,根據日方的說法,日本首波名單還沒確定,尚在研議中,必須視疫情趨勢做綜合考量,我方也積極向日方反應,務必優先考量台灣。
至於駐日代表謝長廷在臉書提到,各國評估鬆綁的標準有三項,包含疫情控制與風險程度、彼此是否願意相互鬆綁與政治因素,媒體詢問,這三種因素哪個占比比較重,郭仲熙坦言,實在很難斷定,疫情蔓延之際,對本身國民的健康所造成的影響,才是最優先考量,且這是一項互惠互利的措施,現在都還在評估中。
媒體追問,評估成分是否涉及「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壓力,郭仲熙強調,在健康前提下,沒有所謂一個中國的壓力,國民健康最重要。他認為,日本近日宣布解除緊急狀態,就是要顧及經濟發展,兼顧國民健康與經濟發展,才是最理想狀況,至於一個中國,應該不是最主要因素。
郭仲熙也提到,原訂今年6月在日本東京召開「第44屆台日經濟貿易會議的期中檢討會」,因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相關時程及召開方式還在與日方協商,尚未定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