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市「特色公園」建置去年起納入公民參與設計,卻因研考會遲未辦理人才培訓,導致公園可能淪為制式設計。時代力量市議員林于凱要求主計處保留預算、研考會兌現承諾,確實輔導民政局打造具在地意象的特色遊具公園。
特色公園意即「共融公園」,要讓小朋友、老人、或特殊族群能獲得充分的休閒體驗。屏東和平公園打造輪椅族溜滑梯,嘉義文化公園則有「諸羅樹蛙」遊樂場,甚至吸引外縣市小朋友特地造訪。
高市議會去年取得前市長韓國瑜同意、前副市長李四川協調,由養工處核撥1億元經費給民政局,打造一公頃以下小型「特色遊具公園」,強調要在設計階段特別納入「公民參與」概念。
10日市府在河堤社區舉辦「鼎泰公園」建造說明會,就遭當地居民批評設計淪為造景。林于凱希望,特色公園的推動流程,應要包含基本設計說明會、三場公民參與會議充分討論、設計定稿後,才能進到設計標、工程標。
據了解,研考會每年有百萬元預算培訓「桌長、會議引導員、觀察員、記錄員」四項公民參與人才,但林于凱12日質詢發現,研考會預計8月才要做培訓,他質疑這與原定期程「6月完成設計標、7月發包工程標」的規畫根本無法配合,公民參與將淪為口號。
林于凱憂心,若今年特色公園公民參與成效不佳,明年市府可能打回養工處自辦,公園設計又將陷入工程套路。他預計向主計處爭取保留預算,希望能落實執行。
林于凱也以荷蘭為例,強調荷蘭在執行重大公共建設時,會花很多時間做公民參與討論。如此一來,居民有參與感、不會覺得政府錢亂花,重大建設也不容易出現蚊子館的批判。
(中時 )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