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立美術館所屬兒童美術館14日推出《材料「長」這樣,藝術「展」那樣-藝術家的點石成金術》特展,有別於一般藝術展,強調「材質」的魅力。部分展品甚至開放民眾親手觸摸,感受藝術家透過材質傳達的訊息。
高美館長李玉玲表示,此展與兒美館正展出的《藝術,在這裡》、《收藏,這樣做》環環相扣,觀眾可進一步思考藝術家選定特殊材料的意義。策展人洪金禪表示,材料是認識藝術品的途徑之一,更可反推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及偏好。
此次展覽更邀請到藝術家潘娉玉和五位不同時期的高雄獎得獎藝術家,為展覽量身訂做參展作品。
簡佑任選用水泥創作,引導孩童觸摸作品水泥肌理,學習以藝術的角度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廖敏君則透過收集來的碳纖維、白蠟、環氧樹酯,表達她對貓咪的情感與記憶。潘娉玉與廖敏君也特別設計操作區,讓兒童模仿或學習藝術家的創作手法,認識創作內涵。
時尚設計界的周益弘與其團隊,以PVC透明布、塑膠防水PP作為媒材,凸顯台灣過去塑膠王國的時代印記。賴俊辰以舊化鐵皮做衣服,倡導居住正義。魏子淵以木頭、棉線、亞麻等天然材質,呈現傳統手工編織的溫度與天然材料的質感。
李玉玲表示,展區內的「材料實驗室」讓人探索材質的紋理,喚醒觸覺感受。面對作品,想想材料是如何解讀與承載藝術的訊息。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