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推動數位身分證換發,但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換發新版數位身分證時程確定要延後,至於確切時程,仍要視國內外疫情而定。然而,面對學界和民間團體疑慮有侵犯個人隱私、無專法規範保障個資等問題,對此,數位政委唐鳳昨(29日)表示,希望在下一個立法院會期,提出個資保護專責機關的設立組織法相關議題。
原定今年10月全面換發新版數位身分證,晶片將可結合自然人憑證等功能。不過,內政部次長花敬群4月赴立院備詢時表示,原本4月初要到國外領取樣卡、進口相關設備,但因為受到疫情影響,無法出國、外國無法進來,工作時程受到影響,確切實施期程,還有待行政院說明。
然而,據《中央社》報導,唐鳳昨出席「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研討會時,表示面對學界和民間團體疑慮,與會的民間團體十分同意需設置DPA專責機關,也就是類似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之於交通部,在事件發生時發揮事實認定功能,而台灣確實也需遵循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
儘管公部門舉辦抽獎等活動時採取作為,進而保護個人隱私,也執行相關稽核,但唐鳳認為,由有民間、外部委員參與的獨立機關進行稽核,稽核結果的認受性、正當性往往仍較高。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