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國政府威脅要將不符合美國會計標準的大陸企業摘牌,但大陸企業仍爭先恐後地赴紐約的交易所上市,而且其中有些交易規模巨大。
企業、顧問和投資者表示,儘管面臨摘牌威脅,且美中緊張局勢不斷加劇,但在全球市值最大的股市上市的估值吸引力使得最終被摘牌的風險可控,另外,金融科技企業發現在美上市的監管要求比在大陸內地或香港上市要低。
Mayer Brown律師事務所香港合夥人Jason Elder表示:「從短期來看,我認為這不會影響美國市場是一個有力的上市地選擇的觀點。」
路孚特數據顯示,今年迄今,大陸企業在美國進行的首次公開發行(IPO)累計融資52.3億美元,是去年同期24.6億美元的逾兩倍。
騰訊和日本軟銀投資的房產平台貝殼控股週四在美國上市,融資21.2億美元,貝殼是今年在美上市的第18家大陸企業。
就在貝殼定價三天前,美國財長努欽表示,到2021年底,不遵守會計標準的大陸或其他國家的企業,將會被美國證券交易所摘牌。
週四,貝殼執行長彭永東對路透表示,貝殼計劃上市已有兩年的時間,並認為被摘牌的威脅微乎其微。
繼貝殼之後,電動汽車製造商小鵬汽車和在線財富管理公司陸金所也將在美國進行IPO。小鵬汽車已經提交了IPO申請。陸金所也已提交了在美上市的保密申請,一位直接瞭解這筆交易的人士對路透表示。陸金所未回覆記者的置評請求。
參與了貝殼和理想汽車認購的一位香港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表示,美中緊張局勢並沒有讓他很在意。理想汽車兩周前在美IPO,籌資11億美元。
「唯一會讓我擔心的是,美國退休基金何時被禁止投資大陸企業的IPO,或者中美何時會爆發衝突,」這位基金經理表示。由於未獲授權接受媒體採訪,這位基金經理要求不具名。
正準備赴美上市的企業的財務顧問表示,一些企業並未被嚇到,從而放棄在美上市,因為這些規定尚未實施,而且這些企業還可能在美國進行「聯合審計」。
一種可能的折中做法是,由負責為大陸企業提供審計服務的大陸子公司的美國母公司進行審計。不過,官員們週末表示,打算首次在美國上市的公司需要立即遵守上述規定。
(中時新聞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