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島生態豐富,龜首前方的乳白色海域還被稱為「牛奶海」而爆紅,日前中華民國海洋學會臉書,張貼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林玉詩「夢幻的牛奶海,其實是個酸奶菌缸」一文,截至今天(6日)已經有700人次分享,讓不少人對牛奶海更有興趣,也增添民眾對海洋的認識。
林玉詩在文中提及:「近日網上吹起一股龜山島牛奶海的旅遊風,看著這些青春活潑的影片為龜山島帶來的人氣,不得不嘆:科學家廿年,不及網紅廿分鐘!」
文中寫道:龜山島的牛奶海,眾所皆知是從龜首處的海底溫泉噴發造成。這個「奶」嚴格來說應叫它「酸奶」(即優酪乳)。正常的海水會呈現弱鹼性,酸鹼值約為8,但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牛奶海的酸鹼值可低達6,略低於牛奶,而熱泉水本身的酸鹼值則低達1.5。因此,在牛奶海泡太久,小心會有類似果酸換膚的效果!
林玉詩在文中提及,牛奶海下方的海水性質其實比較接近一般的海水,在距離熱泉較遠的地點自然有機會孕育珊瑚;另一個有趣現象是牛奶海流場複雜,曾有漁民表示:在這裡混跡十幾年,從沒搞清楚龜山島的流。
(中時 )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