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東海火化場去年遺體火化量近1萬9000具,排名全國第2,僅次於台北市,常遭地方抗議空氣汙染,市府分3年共編列2億多元預算,逐步全面汰換爐具,民政局14日實勘汰換第一套空汙防制設備進度近9成,預計28日完工,推動「無煙治喪環境」,宣導雙手合十敬拜取代焚香,提供市民貼心的殯葬服務。
民政局長吳世瑋昨日到東海火化場勘查,從今年起至2022年分3年逐年編列經費,汰換東海火化場12座火化爐及6套空氣汙染防制設備,其中1、2號火化爐5月完成更新提升殯葬品質,更新空汙防制設備,有效改善排放污染。
東海火化場大量火化需求,市府爭取經費汰換火化爐及空汙防制等設備,第一套空汙防制設備汰換進度,包含降溫送風機、氣冷式降溫塔、火星捕捉設備、旋風集塵器及陶瓷瀘管集塵設備等進度近完工階段。
吳世瑋強調,遺體火化作業除需效能良好的火化爐,還需仰賴後端空汙防制設備進行廢氣處理,針對東海殯儀館擬定《火化場設備更新3年計畫》總經費2億多元,加速空汙排放改善。
民政局指出,東海火化場共12座火化爐及6套空氣汙染防制設備,其中1至8號火化爐及6套空汙防制設備,分別設置2008年至2012年間,不僅設備主體老舊鏽蝕,效能也逐步降低,修繕不符效益。
市府預計2020年至2022年將火化爐及空汙設備逐步更新完成,可縮短遺體火化時間,每具平均縮短10至15分鐘。
東海火化場無煙靈位區已全面完工,5月1日起實施「靈前不插香」,全面推動「無煙制喪環境」,宣導雙手合十敬拜取代焚香。
市府推廣多元環保葬,包括樹葬、海葬等,讓市民人生最後一哩路走得圓滿尊嚴,針對東海火化爐空汙,藉由汰換空汙防制設備,加強改善周遭空氣品質,啟動殯葬改革,兼顧火化業務與市民健康。
(中時 )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