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媒體近日針對中歐峰會推出評論文章呼籲改變對華政策,認為中國大陸與歐盟不再是過去的夥伴關係,而是競爭對手,因為大陸變強大了,不願再牽就別國,要與美歐平起平坐。反思對華政策的聲音在歐洲各地愈來愈響亮,德國不能再以犧牲自由、犧牲多邊主義為代價來優先照顧經濟利益。

《德國之聲》引述《每日鏡報》的評論稱,「夥伴」一詞早已不能準確描繪歐洲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雙方已經成為政治上以及經濟上的對手。前幾年歐洲還奉行「以貿易促轉變」的政策,與大陸的關係有如蜜月,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風向突變?

首先,評論文章認為,因為中國大陸強大了,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與歐盟、美國平起平坐。北京認為自己沒有理由再去適應他人,而是自信地走自己的另類道路。其次,因為中國大陸決定不再繼續開放,而是對內、對外鞏固其壟斷權力。

文章說,大陸適用的是「中國優先」原則,在經濟以及政治上要求主導權,他們也對鄰國構成軍事威脅,還拒絕透明的態度調查新冠病毒起源,甚至對要求調查的國家施壓。北京對內壓制異議人士,還破壞了保障香港高度自治的國際條約。

文章指出,如果北京會破壞條約,那麼還能放心地將幾億歐洲人的資料交給華為處理嗎?對於德國經濟界而言,許多德國企業依然在大陸市場有著不錯的業績,但是營業數據已經開始下滑,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抱怨獲得不公正待遇。

文章說,要求反思對華政策的聲音,在歐洲各地都越來越響亮。作為北京最重要的夥伴,德國受到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而只有在歐盟全體成員國能夠達成一致立場時,歐盟的對華政策才能發揮作用。

然而,文章指出,歐盟各國卻並不團結,法國、捷克、斯洛維尼亞等國傾向於更加強硬地面對北京。希臘、匈牙利等國日漸成為歐盟內部持有否決權的北京代言人,這些國家顧忌來自大陸的投資。

文章最後強調,德國現在必須修正自己的對華政策:不能再以犧牲自由、犧牲多邊主義為代價來優先照顧經濟利益。

文章來源:德語媒體:德國與歐洲必須改弦更張
#歐盟 #中國 #大陸 #德國 #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