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小鬼」黃鴻升猝逝,病理報告指死因為主動脈剝離,外界好奇,為何小鬼才36歲就罹患此病,而且竟然來不及求救。有醫師透露,主動脈剝離並不常見,但致死率極高,由於主動脈壓力非常高,他曾親眼見過,手術時的血量就像噴泉一樣瞬間狂噴,而且約5個就有1個到院前已經死亡。

經常在粉絲團分享醫學相關知識的鳥博士《Dr.Bird》在臉書發文表示,主動脈剝離不發生則已,一發生就是急性致死殺手。他解釋,導致主動脈彈性變差通常有4種原因,包括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馬凡氏症候群或外傷因素,一旦主動脈彈性變差,就會增加剝離風險。

鳥博士指出,曾親眼見過手術時腎動脈噴血,血量就像自來水龍頭全開那樣瞬間狂噴,而單側腎動脈血量只有主動脈血量的8分之1,就可以想見主動脈內的血量有多大,一旦出血,簡直像噴泉一樣!若動脈壁有缺損,強力血流沖進了內膜破洞,就有如「削甘蔗皮」一樣,一刀把動脈血管壁的內膜和中層剝開。
鳥博士形容,當灌進去的血液形成一個「假腔」,如果假腔剛好壓迫負責心臟供氧的右冠狀動脈位置,就會像心肌梗塞一樣,幾分鐘內就可能死亡;如果假腔的血液衝破中層和外層,導致體內大出血,也是多半會立刻造成死亡,這就是為什麼會讓人覺得「前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人就走了」的原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