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大專生校外實習權益,教育部訂定「專科以上學校校外實習教育法」專法;中國科大校長唐彥博認為,政府鼓勵學生及早接觸職場、保障實習權益的立意良善,若要根本解決學用落差,政府應先盤整人力需求,學校「人才培育」的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台灣剛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的經濟考驗,唐彥博表示,求職市場人力「供需失衡」現行,每年從餐飲、美容或美髮學校畢業的學生眾多,遇到消費緊縮之際,供過於求的問題更加顯現,但理工背景,擁有5G、智慧物聯網(AIOT)的人才卻呈現市場急需的狀況。
唐彥博認為,政府橫向工作應先「盤整人力」,育才、留才、攬才等,縱向「人才培育」工作才能達到效果。
對多數家長、教師來說,都期望孩子「畢業即就業」;1111人力銀行媒體中心總經理何啟聖表示,盤整人力是最根本且務實的作法,學校教育、實作課程導入、實習經驗才能「一條龍」,學校課程設計與實習是綿密不分,在實習過程中得以印證學術理論。
而教育部的「專科以上學校校外實習教育法」專法,對企業來說最大的癥結點是支付實習費用,唐彥博認為,政府不妨以補助、獎勵的方式,來鼓勵企業釋出實習職缺,而校方對於學生評鑑實習優良的企業,也會給予表揚,無形中也提升企業正面形象、激勵企業對實習工作的重視。
為讓學生「畢業即就業」,中國科大延攬上市櫃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企業家擔任顧問團,不僅藉此開拓產業合作、實習的機會,也讓學生在過程中,接觸國際視野、啟發創新、創業的能力。
(中時 )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