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常一吃東西或一喝水就嗆到嗎?其實這是一種吞嚥障礙,醫師表示,許多長者都有進食時反覆噎到或嗆咳的症狀,但背後原因不只是老化,吞嚥困難甚至可能引發吸入性肺炎、營養不良等問題,因此住院而一病不起,成為最可怕的「老人殺手」。
根據國健署資料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約12.8%有吞嚥困難,原因不單純只是老化引起,也有不少因其他臨床狀況而導致吞嚥困難,例如中風、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良醫健康網》報導,萬芳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洪士涵表示,常見的吞嚥障礙,通常都從「容易嗆到」開始,不可不慎。
洪士涵解釋,吞嚥障礙最常見的是吞下去的過程中,保護不足嗆到;另一種則是因為吞不乾淨,食物殘渣卡在喉嚨內部,輕者影響進食速度,嚴重的話甚至會出現營養不良或是吸入性肺炎等危及生命的狀況,當出現下列這些現象時,就要注意很有可能已有吞嚥障礙。
1.吃東西時常嗆到
2.進食時間拉長
3.吃東西明顯會疲累
4.吃東西後聲音改變
5.無法自覺口腔殘留過多食物殘渣
6.東西吃不完的次數增加
7.吃完東西後感覺喉頭有食物殘留
8.吃完東西後常咳嗽且咳嗽次數增加
9.時常發燒或感染肺炎
10.不明原因體重減輕
11.不願意進食,甚至開始愛流質食物。
醫師提醒若能提早就醫治療,可避免吸入性肺炎發生,目前吞嚥障礙治療,多訓練咽喉肌力及改變食物性質為主,治療師會訓練病人的喉肌力,增加吞嚥的力量,通常越早開始訓練、吃的東西越多,營養比較足夠,就越有力氣順利吞下食物。
(中時新聞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