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質是建構骨頭與牙齒硬質組織的關鍵成分,但卻是國人攝取狀況最差的礦物質。
2013~2016年國健署「國民營養調查」顯示,青少年與成人每日攝取的鈣大概只有建議量的一半或以下。究竟該怎麼吃,才會足量?
青少年與成人每天約需要1,000~1,200毫克的鈣質,同時需要其他多元營養素。最簡單的吃法是,參考國健署「我的餐盤」來掌握6大類食物的每餐份量,並聰明將餐盤中的食物代換為高鈣食物,以及富含維生素D、能促進鈣吸收的食物。
每天早晚1杯奶
每1毫升含有1毫克的鈣,2杯240毫升的牛奶就能達每日鈣攝取建議量的一半。

▲不建議以咖啡拿鐵、茶拿鐵、巧克力牛奶來補鈣,因為咖啡因、草酸均會影響鈣吸收。
深綠蔬菜多一點
深綠色蔬菜往往含較高鈣質,且富有對骨骼健康有助益的維生素K。
每天1匙黑芝麻粉

磨碎食用,吸收再加分。
豆類海鮮選高鈣

部分豆魚蛋肉類同時含高鈣,例如小方豆乾含鈣量是毛豆的6倍。
▲黃豆含鈣量高,但黃豆製成的素肉、百頁豆腐、雞蛋豆腐、嫩豆腐、豆漿含鈣量低。
▲黑豆含鈣量高,但黑豆漿含鈣量低。
▲「大骨湯補骨」是錯誤迷思,每240毫升大骨湯僅能溶出少於5毫克鈣質,相當不划算。
這些食物助攻鈣吸收
每餐一碗全穀雜糧
全穀雜糧類中的鎂有助鈣質吸收,小麥中的碘可調節代謝、生長,均衡攝取能間接降低骨鬆風險。
水果維生素C
水果中的維生素C有助鈣質吸收,因此在預防骨鬆上不可或缺。以下水果維生素C含量高:芭樂、釋迦、奇異果、木瓜。
魚類富含維生素D

部分魚類維生素D含量高,有助鈣質吸收,如:沙丁魚、鮪魚、鮭魚、秋刀魚、鯖魚、魚肝油。
諮詢專家:國泰綜合醫院營養師洪可珎、花蓮慈濟醫院骨質疏鬆照護中心主任葉光庭
(中時新聞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