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周以來,大陸重工業基地遼寧省接連爆出大型國企債務違約事件,包括瀋陽的盛京能源日前剛爆出兩檔私募債違約,另一家國企華晨汽車也在一周前也被揭發債券違約事件,而遼寧大型國企一連串的債務問題,已嚴重影響了當地的金融秩序。
綜合外媒報導,大陸東北地區投資環境的險惡,國企經營的環境制約比較多,市場上一向有「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說法,產業人士認為,大陸大型國企債務違約事件接連引爆,對遼寧地區,甚至東三省的債市影響都很大,因此有人直言「遼寧債市已死」。
報導指出,北美投資專家「LIFETIME視界」分析,在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強調金融安全後,大陸國企債券違約成了政治問題,一般地方不敢上報,拆東牆補西牆者比較多。他認為,盛京能源的違約事件具有指標性,主要是因為盛京是大陸國有公用事業企業,最終借款人就是瀋陽市政府。
此外,大陸其他地方類似盛京的債務風險也很普遍,但各地往往通過地方債轉移,掩蓋或拖延以避免引爆危機。
針對盛京債券違約事件,大陸業內人士分析,盛京能源這次遭受重創的原因之一,是它之前投資了不少副業,但經濟環境惡化導致資金鏈斷裂。
目前盛京通過破產重組,已由大陸國企華潤接管。盛京能源兩檔私募債券已於十月底到期,共計五億元人民幣。根據消息來源透露,兩檔債券已由債券擔保方瀚華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全額代償。
然而,前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夏業良認為,雖然大陸政府政策向國企傾斜,但東北地區國企經營的環境制約比較多,包括政府、外部環境及市場投資,因此,現在就算是注入資金,如果還是按照原來的思路和辦法,能成功的概率就非常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