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明年下台後,新當選的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是否可能調整對台政策?已成為台灣人近期關注的大選後續議題,連任5屆民進黨立委、現任中常委的管碧玲,昨整理出拜登過去對美國外交及台灣政策發言,共有4張圖。
管碧玲9日在臉書貼文,整理出4張圖,分別是拜登對「中國問題看法」、「外交政策」、「中美貿易戰」以及對「台灣關係法」發表過的言論等。她指出,明顯看得出來,「拜登和川普有所不同」。
對於「台灣若遭大陸北京以武力威脅,美國是否會派兵以武裝行動回應?」拜登認為依據《台灣關係法》,總統有義務通知國會,和國會一起決定因應的對策,「強調國會與民意的決策程序」,管碧玲分析認為,這明顯是相對保守的態度。
對於美國「中國政策」、拜登認為最有效的「抗中方式」,「是建立以國際共同合作防線對抗中國的擴張、人權議題」,但拜登同時也強調,「即我們想和中國在其他議題上合作,諸如氣候變遷、核武禁擴(又稱《核不擴散條約》)、全球健康安全等」。
此外,在美國外交政策上,拜登明顯在淡化美、中的雙邊對立,他強調要在多邊關係中解決問題。在他擔任總統第一年,美國將組織並主辦「全球民主高峰會」。且有三大目標,分別是:對抗貪汙腐敗、對抗威權制度、以及促進人權。
且確保美國中產階級在全球競爭中成功,無論是對中國(大陸)或其他地區,美國必須創立新的領先地位,並聯合民主國家的經濟力量,來對抗不當經濟手段及減少不平等。且拜登除依循歐巴馬政府時期部分外交政策外,美國也將強化集合能力,除北美及歐洲,美國未來需重新投資澳洲、日本、南韓等聯盟,加深印度、印尼之合作。
對於「中美貿易戰」,拜登認為,川普發起的貿易戰傷害了美國中產階級,甚至是國安的問題。但他也指出,在確認美國人民能夠在全球經貿中取得優勢之前,不會達成新的貿易協定。且美國不會拒絕所有貿易協定,他強調,由美國主導的貿易協定,才能確保對環境、工人、中產階級友善及透明。
而台灣人最關心的「對台政策」,拜登曾在2001年於美媒《華盛頓郵報》投書表示,當時總統小布希的國安顧問,表明《台灣關係法》明定美國有義務防衛台灣,但該顧問認為,美國1954年廢除艾森豪總統簽署的共同防禦條約後,就沒有義務防衛台灣。
但「台灣關係法」指明美國總統有義務在台灣遭受威脅時通知國會,而總統和國會應依據憲法程序,決定美方要做出何種適當回應。而對於美國對台防務是「義務」還是「政策」?拜登認為,討論台灣安全對策先後時,「保留動用武力的權利」跟「美國的義務」有極大差別,不應混淆。
最後,管碧玲認為,「我們務實的面對拜登,在可能來臨的新的結構中,努力爭取國家最大的利益。正如同川普的時代,我們不是什麼美國的棋子,我們也只是在川普的外交政策結構下,努力謀求國家最大的利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