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9歲男子日前罹患大腸癌,就醫後驚覺包括他的祖母、爸爸、叔叔、姑姑,家族三代竟有5人都曾罹患大腸癌,醫師探究背後原因,發現他們都是「遺傳性非瘜肉大腸直腸癌」,是一種常見的遺傳疾病,而且有50%的機率會遺傳給下一代。
根據三軍總醫院的衛教資料指出,遺傳性非瘜肉大腸直腸癌是遺傳性大腸直腸癌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約佔所有大腸直腸癌的2~5%,患者通常年紀輕輕就可能罹癌,而且最驚人的是,不局限於大腸直腸癌,包括子宮內膜癌、卵巢癌、泌尿道癌、腦瘤、膽道癌、小腸癌等都可能發生,風險比一般人高出好幾倍。
至於要如何評估有無遺傳性非瘜肉大腸直腸癌基因,可以觀察下列3大指標:
1.家族中至少有三位成員罹患大腸直腸癌,其中兩位需為一等親。
2.至少連續兩代有成員罹病。
3.至少一位親戚成員發病年齡在50歲以下。
如果家族有上述情形,建議盡快做大腸直腸癌相關的先天基因檢測。
大千綜合醫院外科主任馮啟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非家族遺傳的偶發性大腸癌,佔所有大腸癌的70%,通常好發於50歲以上,發生原因與生活飲食有關,例如:少吃蔬果、常吃肉類與油炸燒烤類食物;另外30%則與家族遺傳有關,根據研究發現,家族若有大腸癌病史,罹病的機率較常人高出1.5倍,若有兩位1等親皆罹患大腸癌,風險將提高3倍。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