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2017年整合12個所屬博物館、22個地方政府及117個民間團體及大專院校,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加值應用計畫」,建構臺灣文化DNA;花蓮縣文化局參與迄今,蒐集文獻資料,透過舉辦故事展,以拼圖方式呈現3年的碩果,期盼連結在地記憶,拼湊屬於島嶼血脈身世,及洄瀾故事圖像。
花蓮縣文化局自2017年委請東華大學,執行「典藏洄瀾-數位共創:花蓮縣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蒐集花蓮自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時代的老照片及相關文獻,並舉辦「『榫接記憶——拼出島嶼身世,洄瀾歲時』國家文化記憶庫之花蓮故事展」,呈現歷時3年豐碩的計畫成果。


文化局長吳勁毅介紹,故事展以拼圖方式呈現大量歷史照片,運用幽默輕鬆的文字訴說地方故事,利用內政部「地圖協作平臺」製作大型立體拼圖,讓在地知識記憶向立體拓展,文化故事充滿空間感,並透過現場便利貼Q&A互動式活動,邀請民眾一起共創洄瀾記憶牆,共同拼接全民記憶。
「展場另一亮點是以綠色為基調的主題牆」,吳勁毅提到,主題牆提供運用「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應用案例,讓民眾了解如何將素材跨界應用在影視產業、藝文創作、文化研究等領域,讓台灣原生文化向下紮根,向外拓展;此外,團隊還將在地故事製作成「類日曆」,民眾若對那則在地故事產生共鳴,即可撕下珍藏。
「『榫接記憶——拼出島嶼身世,洄瀾歲時』國家文化記憶庫之花蓮故事展」,即日起至29日,在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二館的警務段展出。
(中時 )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