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惠珠於1956年就讀台東女中,大學畢業後又回母校任教,除了是東女學生、老師、也是校友會志工,和學校足足有一甲子情緣。由於求學時期家境貧困,各類衣物、鞋子、便當都靠同學救濟,甚至註冊費都是向老師先借,後以獎學金償還。她感念學校栽培,決定捐贈積蓄200萬元作為獎學金回饋學校。
李惠珠小學時,母親去世,父親事業失敗,從此經濟陷入困境。小學畢業典禮是父親臨時到鞋店裡賖帳,才有完整的鞋子穿;高中畢業領獎時,鞋是破的,連鞋帶都斷了,只好臨時借穿同學的鞋子。此外,也經常未籌到學費,註冊得向老師請求緩繳,後以獎學金補繳。
在學時,同學請家人送2個飯包,將其中1個分給李惠珠;初三時,李身形矮小,有同學將穿不下的制服外套轉贈給她。高中畢業後,她保送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由於沒錢上台北,就由友人帶她搭免費的空軍運輸機。
李任教生物及地球科學,學生說她的教學很活,訂正考卷時,答案雖與老師不同,但學生可以討論答案不同的理由,合理者也可得分。學生常說:「每次看到老師,都是笑咪咪,很幸福的樣子。」
李惠珠說,以前種種過往,如今回頭看來,她都不覺得苦,只有滿心的感恩。她把學校當作娘家一樣,每次回校都倍感溫馨,她感念母校栽培,因此捐贈200萬元積蓄做為獎學金,鼓勵學弟妹無論家境及讀書能力如何,都能認真向學、修養品行、鍛鍊身體,做到「今日我以東女為榮、明日東女以我為榮」。
(中時 )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