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半導體業巨頭紫光集團驚爆債務高達1567億人民幣(約台幣6800億元),陷入財務危機,董座趙偉國五年前還曾放話要「買下聯發科」、參股台積電,如今卻因大舉投資併購,種下巨債惡果。專家示警,過度集中資源實現晶片自主,反而可能破壞市場機制,不利企業發展。
紫光是北京的清華大學旗下企業,主要兩大業務為晶片和數據雲。趙偉國於2010年接手紫光後,展開大肆併購,先於2013年斥資17.8億美元收購美國上市公司展訊通信,進軍晶片產業,隔年又砸9.1億美元買下美國上市公司銳迪科微電子,拓展物聯網晶片市場。
5年前手握數千億元台幣資金的趙偉國又將收購目光瞄準台灣,2015年他首次來台灣就放話要「買下聯發科」、參股台積電,震撼台灣科技業,之後趙偉國愈說愈狂,甚至說要「買台積電」,當時他的狂妄之語,驚動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親自回應:「怕你買不起」。
儘管缺乏技術根基和技術成果,紫光仍獲得國家基金和國家開發銀行資金支援,在國家傾全力注資下,建置從儲存晶片製造到封裝測試的產業鏈,然而自身技術提升乏善可陳,營收難見成效,但債務卻像滾雪球般愈滾愈大。
紫光集團於本月初一筆10億元人民幣信託貸款到期,但未獲批准展期,導致紫光集團多檔境內外債券價格大跌,讓該集團財務問題浮上檯面。至於15日到期的13億元人民幣債券「17紫光PPN005」,提出償債延期方案,但已經遭到多家金融機構否決,讓紫光集團該筆債務確定步入「實質性違約」。
今年以來,紫光集團備受債務風險困擾,公司債價格一路下滑,據紫光集團半年度報告,截至 6 月底,公司有息債務總額高達 1567 億人民幣(約新台幣6800億元),約 52% 將於一年內到期。
聯合早報引述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波表示,如果不能在高科技行業競爭中做到上游、一流,產品便很易被淘汰;面對被大陸科技產業被美國「掐脖子」,這次紫光集團爆發的問題,將令政策制定者認識到晶片企業營收能力不足可能引致嚴重債務問題。
陳波提醒,當局不應過度集中資源實現晶片自主,可能破壞市場機制,企業也會對國家資源產生依賴,成「拆了東牆補西牆」,強調大陸發展關鍵核心技術須由市場主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