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黃山遺址出土、標號為f2的仰韶文化晚期大型玉石器生產作坊內的灶圍。(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出土、標號為f2的仰韶文化晚期大型玉石器生產作坊內的灶圍。(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玉在中國數千年文化中有其特殊地位,在人身上象徵品德,在祭祀中代表虔敬,在禮儀中烘托莊嚴。近日大陸的考古界在中華文化最早發源地之一的河南南陽又有重大考古發現,位於南陽的黃山遺址發現了10座距今5000多年的玉器生產作坊,作坊運作時期貫穿新石器時代,也建立了中原地區與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玉器作坊的強大關聯。

據《新華社》報導,日前河南省南陽市黃山遺址考古發現了10座距今5000多年的玉石器生產作坊,其中仰韶文化晚期的大型玉石器生產作坊3座、屈家嶺文化時期玉石器生產作坊址7座。專家認為,這是一個具有大型玉石器生產基地性質的大遺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黃山遺址考古專案負責人馬俊才說,「此次考古發現填補了中原和長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玉器作坊遺存的空白。在南北文化交流碰撞的關鍵地區、距今5000多年的關鍵時間為研究中華文明形成提供了關鍵材料。」

圖為河南南陽黃山遺址出土的仰韶文化晚期的大型玉石器生產作坊,該作坊標號為f2,面積超過120平方米。(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圖為河南南陽黃山遺址出土的仰韶文化晚期的大型玉石器生產作坊,該作坊標號為f2,面積超過120平方米。(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報導說,其中3座仰韶文化晚期的大型玉石器生產作坊屬於「前坊後居木骨泥牆式」建築。該建築遺址保存之好非常罕見,有兩座面積均在120平方米以上,規劃整齊、體量宏大、結構複雜。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出土的石質製玉工具───系列石刻刀。(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出土的石質製玉工具───系列石刻刀。(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出土的石質製玉工具───系列石銼。(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出土的石質製玉工具───系列石銼。(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出土的石質製玉工具───系列石鑽。(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出土的石質製玉工具───系列石鑽。(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馬俊才說。房間內密佈工匠們生產和生活用的陶器、石質工具,以及部分玉石器製品,基本再現了5000多年前的玉石器製作工藝流程:開料─製坯─修整成型─磨制─鑽孔─刻花等。本次考古出土了數量豐富的鑽、刻刀、磨墩等石質工具,以及玉石料殘次品、陶器、骨器等遺物。從目前的考古發現來看,該玉石器生產基地以耒、斧、錛、鑿、刀等玉石器為大宗,還有一定數量的禮器性質的玉鉞、玉琮和較多的璜、環、耳璫、珠等玉器。

報導說,此次考古還清理出屈家嶺文化以隨葬大量豬下頜骨為特色的玉工族群墓葬90多座,也為研究當時的社會結構、社會經濟活動提供了重要依據。

黃山遺址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東北部臥龍區蒲山鎮黃山村。2018年5月至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當地對黃山遺址持續進行了考古發掘,目前考古揭露面積1700平方米。

文章來源:河南南陽發現5000多年前大型玉石器生產“基地"
#南陽 #玉石 #考古 #作坊 #仰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