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明倫社會住宅44坪3房型月租高達4萬過高熱議,台北市長柯文哲2日出席健康社會住宅交流感謝茶會時表示,明倫社宅為社麼會有大坪數,是為達到混居的目的,不希望整棟社會住宅裡面住的都是窮人,否則成為貧民窟。
柯文哲表示,一開始社會住宅被當作鄰避設施,過去這幾年成功轉型為好厝邊,至於明倫社宅為什麼會有月租4萬元的,而台北市戶口人數登記,一戶1到2人占6成,3到4人是3成,5人以上占1成,因此社會住宅是按照6比3比1邏輯設計。
柯文哲指出,因此北市社宅一人房占60%;二人房是30%; 三房是10%,但事實上明倫社宅是7比2比1,明倫社宅一人房僅8000多元,但大坪數的3房則是4萬元,為何有大坪數 ,重要原因是防止標籤化。
柯文哲強調,當時蓋社宅都遭里長反對,擔憂蓋下去住進來的都是窮人,變成貧民窟,目前北市確實有些地方,萬華的平宅住的全部是窮人,柯認為,整個社會住宅不能裡面住的全部是低社經地位的,因此混居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所以當時設計理念是不希望整棟社會住宅住在裡面都是窮人。
北市府發言人陳智菡表示,柯文哲提到「不希望整棟社宅裡面住的都是窮人」,本意希望各種族群都可以在社會住宅裡面「混居」、不要讓進駐者被歧視或被「標籤化」、這才能讓社宅與社會更加融合,這也是國際新社宅的規劃趨勢。
台北市的社宅戰略「混居、共榮」,鼓勵多元、保障弱勢,針對經濟弱勢的民眾申請社宅,台北市編列預算提供每戶3000元到11000元的分級租金補貼,讓不同收入所得者都有機會負擔的起,並保障至少35%的戶數給經濟或社會弱勢入住,持續落實居住正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