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推廣海洋漁村文化,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與國立海洋大學、八斗子產業觀光促進會合作,規畫「薯榔海水染培訓工作坊」,培育30名種子教師,透過海水染布讓更多人看見八斗子漁村,8日舉行成果展,展出染藝服飾、絲巾、袋包等創作。
八斗子促進會指出,八斗子早期是一座孤島,1770年杜氏五兄弟唐山渡海定居後,靠漁網捕魚維生,早期魚網是棉麻編製成,先民利用薯榔染劑染在魚網上,因薯榔中含單寧酸及膠質,能增強纖維韌性、增加魚網壽命,並防止海水腐蝕其纖維。
海大表示,近年來,純天然紡織品染劑受到重視,織染藝術也受到關注,8月與八斗子促進會合作,規畫薯榔海水染-種子教師培訓工作坊,並與海科館共同舉辦成果展,透過海水染布作品讓更多人看見八斗子漁村。
海科館說,這次展覽在海科館教育中心展示門廳開展,周邊有八斗子漁港、長潭漁港,具豐富、多元海洋漁村文化,不僅能了解先民智慧,也能透過種子教師培訓,帶動地方產業發展,讓更多人認識早期先民智慧與純天然染藝法,賦予織品新生命,展期至18日止,免費入內參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