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前財務長、創辦人任正非長女孟晚舟被加拿大依美國司法互助要求拘捕逾2年,是否引渡美國仍在纏訟,上周卻傳出美國司法部提議認罪協商,承認部分罪刑可馬上獲得自由返國。專家指出,由於拜登(Joe Biden)可能不會積極推動此案,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才急於在政權交接前解決此案,而若孟晚舟認罪,美國也會更有證據要各國拒絕華為。
香港城市大學教授王江雨認為,孟晚舟案是高度政治化案件,川普自己曾多次表示扣留孟晚舟可以為中美貿易談判添籌碼,就是佐證。而拜登可能基於2個理由不推動孟晚舟案,首先以傳統自由主義者立場來看,這種扣留民間企業人士來取得競爭優勢的作法太低級,其次就算取得成績,功勞也會記在川普帳上。
因此川普政府有很大動機盡速解決孟晚舟案,免得不了了之,因為在法庭上的進展對美方不利,加拿大處境也越來越尷尬。引渡庭審紀錄顯示,作證的加拿大警方人員再三強調無法代表美國聯邦調查局,自己只是協助者,而代表美方的加拿大檢方氣勢越來越弱,唯一拿得出手的證據是孟晚舟與滙豐銀行(HSBC)間1份PowerPoint簡報,而孟的律師在案件高度政治性和加拿大警方程序不正義問題上窮追猛打,正占據上風。
時事評論家鄧聿文指出,孟晚舟認罪重獲自由,美方並不是失去人質,美國追求的實質效果仍在,因為這證明華為確實有問題,美國更有話語權來要求盟友和西方國家禁用華為。孟晚舟可能考慮到此點,加上法庭上局面看起來有利,對美方放出風聲試水溫不是很感興趣。
中國官方以2013年阿爾斯通(Alstom)高層皮耶魯奇(Frédéric Pierucci)在紐約被聯邦調查局被捕,後來達成認罪協商,結果阿爾斯通被罰7.72億美元,阿爾斯通電力業務也被競爭對手、美國通用電氣收購。
替川普背黑鍋的是加拿大。加拿大目前審理的並不是孟晚舟有沒有罪,而是她是否符合美國、加拿大間的引渡協議,如果認罪協商達成,加拿大自然沒有繼續審理必要;如果不成,則可能需要考慮此案的政治性與美國內部政權轉移後態度改變。但王江雨認為,加拿大當初抓人雖是應美國要求,卻已被北京視為政治上的冒犯,現在放人也不會被認為是討好,只是正常司法程序,中加關係要修復還有很長路要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