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議員王浩宇的罷免案將在明年1月16日正式投票,近日有輿情資料庫分析,此案成功與否,關鍵就是國民黨地方基層要催出最大化的藍營選票,否則單靠中間選民,「罷王」能否過關令人起疑。
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依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分析,王浩宇罷免案的網路聲量,前5個月以來有一半都是集中在單一粉專「罷免王浩宇」的臉書上,但近來因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羅智強聲援,及其成立的「我+1」臉書粉專,討論聲量產生轉變。由此觀察,國民黨目前策略是想透過「網路空戰」,將罷王議題拉高至全國議題,藉此提高選民的投票意願;只是,此舉雖能提高罷王聲勢,但擁有「投票資格」的網友有多少?
國民黨在這次罷免案中的動員能力也受到關。該分析也指出,國民黨近2年在中壢選區所得到的總票數約在8萬至10萬間,罷免王浩宇案需達7萬8786票才會過關,也就是說,國民黨須靠大量動員才有可能衝破罷免門檻。然而,目前罷王聲量多半集中在「罷免王浩宇」粉專,觀察國民黨基層相關的社群軟體,相關討論竟僅有個位數,國民黨的地方基層似乎迄今並無響應罷免案。
分析因此認為,罷王案的聲量集中在單一個體,且國民黨基層動員能力可能無法催化出來的情形下,能否單靠中間選票過關,恐讓王浩宇罷免案存在變數。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